首页 / 走进苏派 / 企业故事

企业故事

《澄商》杂志封面人物专访——俞建新:两个弦律,奏响基业长青的交响
2013-04-12

   

《澄商》杂志封面人物——苏派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俞建新

   

“每个企业在创办之初,都被寄托了一个或无数个希望和梦想,如今已被精简为‘做专、做精、做强、做稳’。而我却要再加上一个‘做长久’。当我从父辈手中接过企业的时候,就已被赋予了这个使命,我将为之努力奋斗,永不止步。”——俞建新
江阴苏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派集团)董事长俞建新,执掌一个有着57年历史的服装企业。在这个极为传统却又充满了时尚元素的行业中,苏派集团已然岿立了57年,却始终保有青春活力,秘密何在?带着这个疑问,《澄商》记者来到了苏派集团对话俞建新,为您揭开苏派基业长青的秘密。
    苏派集团的新园区设在江阴璜土工业园内,拱门雕塑,格调高雅欧风浓郁。而相距6公里处的苏派集团老厂区,则是小桥流水,好一派江南style。这两处厂区,新与旧,洋与中,静与动,在变化之中不失和谐。
    “老厂区是父辈人艰辛打拼的见证,规划和建筑风格符合他们的审美,带着时代的特色;而新园区是我接手企业后才建起来的,更多地反映了新苏派人的喜好,也象征着苏派开辟出的新道路。如同一个分水岭,我的时代从这里正式开始。”如果把俞建新的时代比作一部基业长青的组曲,那么新老园区则分别代表着变奏和协奏两种不同的弦律。

变奏三部曲之“三条腿”走路
    就象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建新”一样,俞建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热爱思考的人。刚出校门的时候他曾在江阴市区的陶瓷厂工作过一阵子,拿着21块钱的月工资,整日机械单调的重复工作,他内心茫然。“我就这样消磨自己的青春吗?我的未来在哪里?我怎样实现自己大干一番的报负?”这时做了三十年厂长的父亲向他递来了橄榄枝,而俞建新却犹豫了。自己是个做惯粗活的人,现在却要拿起针线做衣服,实在是不情愿。正当举棋不定时,父亲的一番话点醒了他:“服装业虽然是个传统行业,但人人都要穿衣,我们这一行肯定有饭吃。你要想轻松,跟着跑跑业务修修设备也能过,但要管理服装企业,一定要先弄懂什么是服装。”
    1983年春,撇开一切不自信的因素,俞建新开始一天12小时不挪地方的苦学苦练。过去的裁缝师傅大多依靠经验,没有什么理论,俞建新就买来服装方面的书籍阅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步飞快。但他并不满足当前的学习状态,为系统规范学习服装知识,在父亲的支持下,俞建新先后进入无锡科技院服装专业及常州服装研究所深造,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顿感受益匪浅;两年工作和学习体会,他愈来愈感觉服装学问的博大精深,自身知识的匮乏。1985年,俞建新再次踏上了求学之路,参加了国家商业部武汉商校学习服装设计及工艺制作,并对设计新款服饰产生了兴趣。在回到江阴第四服装厂(苏派集团前身,在2002年更名为江阴苏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不久后,他便在企业的技术骨干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技术科长兼厂长助理,全面负责企业的服装产品设计开发。短短三年中,他设计的中山装竟然连连拿下了“市优”、“省优”和“国优”,厂里的老师傅们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时值全国铁路制服换装,铁道部面向全国范围内进行招标,俞建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自己设计的制服款式送去参选,结果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夺标,江阴第四服装厂成为了铁道部铁路制服的定点生产单位。业内的老师傅都觉得奇怪,剪刀拿了还没几年,他的设计怎就能夺标呢?“关键在于创新。”俞建新微微笑道:“铁路职工每天与各种各样的旅客打交道,他们的制服就是礼服,所以我当时设计的是西装的领子。但铁路职工穿着制服还要工作,于是又采用了中山装的肩袖,这样工作的时候制服不走样,而且穿着舒适,既美观又实用。”
    铁路服中标的成功不但使企业发展获得新的筹码,更激发俞建新对服装事业的热爱。1989年,俞建新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江阴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紧接着又参加了江阴市委党校的MBA班,在他的带动与鼓励下大多数中层管理人员都开始充电,使这个40多年的老企业逐步渗入新的管理理念。江阴第四服装厂也凭借中标铁路制服这一契机,逐步转型为专门生产职业装的厂家,为铁路、邮政、公检法等部门订制制服。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服务,逐渐成为国内职业装领域的知名企业。
    1992年,俞建新在父亲的“传帮带”下接过了厂长的位子。“就象量体裁衣一样,父亲为我制定的‘厂长速成’也是按部就班来的。”俞建新陷入了回忆。父亲认为俞建新在制衣和设计方面的技术日臻完美,接下来该让他跟着厂里的销售员出去跑业务了。想到这里,俞建新笑了起来:“刚开始跟业务员跑客户,客户还以为我是厂里新进的业务员,后来才得知我是一厂之长,而那时我已跟客户建立起非常稳定的感情和信任。1994年我又有了新的‘课程’,抓企业内部生产,技术、质量都要过关。直到2003年父亲觉得可以放手让我自己当家了,我才开始统领全局,掌管整个企业。父亲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危机感,父亲开创的事业我要守好,更要发展好!”俞建新认为,苏派虽然是老企业,不可能像有些企业那样实现裂变、跨越式发展,但他深信“迈小步,不停步”,也能“年年有进步”!
    如果单从服装设计的成就来看俞建新的话,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创新意识很强的服装设计师,而更能体现他的创新意识的重要方面,是他在经营决策上总是先人一步。
    90年代初期,江阴第四服装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国内职业服市场如日中天,也正在这时候,俞建新大胆提出变过去的“一条腿”走路为“两条腿”走路,进军外贸市场。很多人都以为,外贸风险大,利润薄,就目前企业状况,不适应做外贸。只要做好铁路制服、邮电制服等职业服装,企业就会长命百岁了。俞建新却告诫大家,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企业一定也是一个充满着希望的企业。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道理对于企业来说是同样适应的。对于企业来说,****的风险就是没有危机意识。在邮电、铁路等行业制服市场中,我们依靠产品质量和服务取得了许多客户的信任,表面上看起来企业发展比较稳定,但是由于我们的产品结构单一,而且要想再发展新的客户也比较困难。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在这个时候,增强企业的危机意识,开辟国际市场,多一条腿走路,也是为企业的发展上了一个保险。
    俞建新不管做什么决策都会先跟父亲谈谈自己的想法,再听听父亲的建议,父亲的赞同就是对他****的支持。而这次父亲却对开展外贸业务持不同意见。在他坚持不懈的游说下,父亲终于首肯。经过几年拼搏,他成功的把产品打进了美国、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由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好、信誉高,受到了世界著名品牌之一的法国“YANANO(耶纳诺)”国际集团的青睐,2000年与“YANANO(耶纳诺)”国际集团强强联合,成立了江苏啄木鸟有限公司。目前外贸出口已占企业销售总额的70%,大量的外贸业务给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增添了新的活力,让苏派跑得更快了。
    苏派集团的“一条腿”终于变成了“两条腿”,可俞建新又开始琢磨怎么把这“两条腿”变成“三条腿”,他早已开始布局职业装、外贸服装和普通终端市场三足鼎立的版图。让企业真正从加工走向做品牌,从制造向创造发展。 2010年,苏派集团在原有职业装、外贸产业基础上进行产业链延伸,成立了上海苏派服饰有限公司,推出了“拉菲公子”商务休闲男装。产品以独特的品牌定位、优雅的格调深得客户青睐,营销网络已逐步覆盖全国多个地区。三条腿走路的格局已经形成。在做专、做稳服装主业的同时,集团大力实施“跨行业”发展战略,成立江阴佳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涉足半导体晶圆测试行业,实现的多元化发展。
    俞建新认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要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来刺激企业更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苏派的基业长青。苏派通过职业装奠定了基础,后来又打入国际市场,吸收了欧美、日韩等服装业的先进经验和时尚精髓,现在到了杀一个回马枪的时候了,通过开拓国内市场,苏派要把最好的产品奉献给国内消费者。三位一体同步发展,三者的管理、设计、款式、服务可以相互借鉴,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国内市场有所建树,打响我们的自主品牌!

变奏协奏三部曲之开辟新园区
    俞建新有句名言:“一个人,要不断求新、求变,才能与时俱进,成为令人瞩目的那个。做企业也是这样,只有不断变革创新,企业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1999年,璜土镇划出一片土地,供当地企业建设工业园区。得知这一消息,俞建新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投入,老厂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建设新工业园正当其时。公司一些元老虽然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但并不认可。俞建新的父亲更是反对。
父子俩在书房商量,父亲的三个问题咄咄逼人:一是企业明年如何发展,二是建设新工业园的2000多万元资金从哪里来,三是怎样继续拓宽市场。“当时我说话也有些强硬,我对父亲说,要问企业明年如何发展,就要看新园区什么时候能建立起来,客户看到我们的新园区,才会有信心继续合作;第二,就算是普通人,盖房买房也大多是向银行贷款,如果非得等攒齐了所有资金才行动,就不知要落后别人多少年了。建新园区的事不能拖,一定要抓紧时间。”当夜父子俩没争出个结果来,不欢而散。第二天一早俞建新便出差了。
    出差路上,厂里有人打电话告诉他,老爷子派人去园区考察了。俞建新隐隐觉得,这事儿有转机!果不其然,他出差回来时父亲同意了他的决定。一个星期后俞建新就拍板把建设新工业园的事情定了下来。当时买了50亩,后来又扩大到近80亩地。一年后,新工业园正式投入运作。与老厂区小桥流水、长廊亭榭的水乡风格不同,新园区的大门是一座小“凯旋门”,园区内的建筑也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欧式风格。
2007年,俞建新又计划在苏派集团工业园内建一座新生产楼,把公司的服装业务从老厂区全部迁移到新园区。“建新楼迁车间,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客户和合作伙伴感受苏派的新面貌和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企业的生产布局就会更加合理,有利于企业的下一步发展。”但这次,大多数员工都持反对票。“很多员工对老厂区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认为老厂区内尚有空地,如果在新工业园里盖新楼,加上迁移老厂区的车间,要花费上千万实在让人心疼。这个时候,沟通真的很重要。”
    “打破旧观念比拿订单还要难,所以我采用因人而异的谈话方法,对资深员工,多倾听多商量;对年轻员工,多鼓励多启发。当下,老板应该为员工服务。”说完,他笑了起来,愉快道:“多做工作多疏通,我对员工耐心解释,一次不行说两次,两次不行再多说几次。最后,这项决定全员通过了。”
    俞建新告诉记者,当年从父亲手中接过管理权时他的压力很大,因为老企业有着一套既定的规章制度,不管改变哪一条都会遇到阻力。虽然他有很多理念都与父亲不同,但几十年来,因为父子之间的良性沟通,也因为父亲的大胆放手和充分信任,曾经的分歧最终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变奏协奏三部曲之巧换商标
    一个品牌讲述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文化。“苏派”这个商标是在俞建新接手企业后才有的。最初企业使用的商标叫“蛱蝶”,后来由商标注册机构推荐了“金壮波”,一用就是20多年。
    有一回俞建新参加一个服装展销会,与会者听到“金壮波”这个商标后开玩笑说以为是某保健品或农药的牌子,这件事令俞建新暗暗下定决心,改商标迫在眉睫!
    按照品牌发展理念来说,品牌的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消费者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呈阶梯状逐级变化。“金壮波”这个商标已经使用了20多年,在企业员工和老客户心目中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但就时代特色而言,已不符合当今时尚潮流的发展趋势;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就要遵循市场规律,恪守市场规则。新工业园区落成后,从公司环境、管理到品牌运作,都要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客户面前,商标名称当然也不能例外。商标是企业文化的一个载体,换什么样的更能展示企业风貌呢?
    有两家咨询公司向俞建新推荐了6个商标,俞建新看过后觉得始终不能很好的表达企业的内涵,于是他告诉对方,要仔细考虑后再做出决定。彼时,省内正在兴起一个苏派服饰文化复兴和发展的活动,报刊、杂志、电视等等,各种媒体上都发表了连篇累牍的讨论。俞建新眼前一亮,“苏派”!这不正是最适合自己企业的一个词吗?他立刻致电咨询公司,委托对方帮自己注册企业商标,就定“苏派”。
    2000年,俞建新将旧有商标和企业名称都换成了“苏派”。他说,过去企业使用“金壮波”商标时,有人问起商标的含意,他还真答不上来。如今,一提到“苏派”,俞建新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象征着江苏的服装流派,体现了江苏服装的特色,江苏是服装大省,苏派品牌以江苏服饰文化为载体,空间和文化底蕴都十分宽广。从文字结构上看,给人既熟悉又亲切的感觉。”他还总结了“苏派”名称的几大优点:起点高,前景广,容易深入人心。有趣的是,换商标的事,他的父亲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老爷子吹胡子瞪眼的时候,他一边陪笑脸一边安慰父亲:“大多数决策肯定事先跟您商量,但跟省里抢商标这事就得先下手为强,所以我先斩后奏了,下不为例。”
    2005年10月12日,举世瞩目的载人飞船神州六号成功发射升空,俞建新看着电视直播,心情澎湃。因为在遨游太空的飞船上有他和1000多名员工精心打造的“苏派”商标。“神六”载人飞船对搭载物的审查非常严格,这次随飞船上天的苏派服饰商标长8cm,宽5cm,每枚重3克,采用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高档丝绸精心设计而成,上面绣着“苏派”和“新龙舞太空”的字样及商标图案,这是我国首次遨游太空的服装品牌,不仅体现了苏派集团服装卓越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苏派人永远向上、永无止境的创新理念。
    打通国际市场和坚持品牌经营是俞建新多年来一直不懈努力的发展方向。总结多年经营企业的经验,他认为,企业要在管理、产品和品牌建设上不断转型,做到管理精益、产品无可挑剔、服务人性化,才能得到世界市场的认可。苏派商标的确立,使苏派集团在传承50多年传统企业文化的同时,吸收并创造了更多的市场元素,体现了战略转型的企业理念,引领着企业走向世界,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了“中国苏派,自成一派”的独有品牌形象。

俞建新印象
    俞建新的办公室很清静,来找他的人很少。他说,作为企业的负责人,要学会抓大放小。抓大,就是抓方向,时代在发展,需求在变化,内在管理也要变化,还有工人关注的东西也在变化,这些都需要他亲自抓;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由企业副总负责,他只帮助他们分析问题。
“就像面对一头牛,如果你整天牵牛尾巴,你就很累;而如果找到牛鼻子,你就轻松了。我们的工作就是抓牛鼻子。”俞建新说,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企业家要帮助负责哪那个环节的干部分析问题,而不是越俎代庖,亲自出马去解决问题。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你不能总扶着他,而是要教他不摔跤。
    俞建新说,做生意,要先学会做人,这样生意才会越做越大。俞建新对员工非常关注,除了免费三餐等福利条件外,企业还每年组织球赛、接力赛、拔河等体育比赛,以活跃员工生活,增强凝聚力。每逢中秋节聚餐,俞建新要求坐办公室的干部全去给一线工人当服务员,为工人服务。记得今年春假,俞建新组织企业上下800多名员工,步行至常州恐龙园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天,出行的队伍浩浩荡荡,气势宏大,倒成了一个免费的形象宣传。
    以往每逢春节,员工都能领到一套新西装回家过年。从2010年起,苏派集团工人返乡过年时,每人都收到了一张光碟——《苏派——我们的家》。俞建新想让年轻员工的父母了解自己孩子在苏派集团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让他惊喜的是,这张光碟居然成了最好的企业招聘广告——看了这张光碟,不少人员工都带着老乡来苏派应聘。
    对俞建新来说,接班人的培养也是苏派集团基业长青的重要关键。在2012年苏粤4+4青年合作联盟峰会上,当某位专家谈到“现在的企业家都不想把企业做长久”时,俞建新很不赞同的。“企业家看着光鲜,其实是个很累人的行当。我们为什么办企业?赚钱吗?那只是附加的。主要还是为了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为了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最后才是实现企业家的人生价值。为了员工,为了社会,我们再苦再累也要做下去,基业长青为的是大家!”因此,他非常重视对儿子的培养,不过儿子目前并没有在苏派任职。俞建新说:“我希望他能在社会上多历练历练,增长见闻,拓宽人脉。虽然这些资源我都可以给他,但我更希望他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获得。”
    员工稳定,企业就稳定,苏派集团创办50多年,管理层的流动率为零,员工的忠诚度是如何提高的?要使企业迅速适应市场,就必须拥有强大的设计师队伍和市场营销团队,而“真正的人才在你的对手那里”,怎样招揽人才?“我有太多太多东西想教给儿子。”他笑着告诉记者,“但如果从企业传承出发,我还是希望儿子‘四十而立’,多年来苏派集团的发展一直是稳中求进,为的是给后来人留点发展空间,让儿子接班后能有一番作为。如果自己什么都做完了,那就剥夺了儿子接班的乐趣。”
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愿景和使命。俞建新说:我的愿景和使命是“打造百年苏派”,传承和发展上一辈创下的基业,在维持企业健康稳定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回馈社会,振兴地方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形成企业、客户、员工和社会多赢局面。
 

企业链接
    苏派服装集团是中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也是我国****的职业服生产基地之一。创建于1956年,是一家以服装为主业的现代化企业集团。集团旗下拥有三家服装公司(江阴鼎泰服装有限公司、江苏啄木鸟西服有限公司、上海苏派服饰有限公司)、一家电子公司(江阴佳泰电子有限公司)。资产5亿多元,厂区8.83万平方米,员工总数16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36人,服装专用设备1000余台,年产西服80万套。2001年集团公司投入资金1.2亿元,筹建了苏派服装工业园,并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国引进了服装CAD排版设计系统、电脑全自动裁床系统和目前国际******的西服生产流水线等一批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电脑ERP生产管理,并在同行中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及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
    集团核心自主品牌“苏派”品牌服装,已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电信总局、中国移动总公司、中国网通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国家林业局、铁道部、水利局、质监局、税务局、工商、银行、保险、烟草等系列标志服的定点或生产单位。产品遍及全国,远销欧美以及东南亚。
    “苏派”商标为江苏省著名商标,“苏派”西服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国家优等品、江苏省名牌、江苏省质量信用产品等荣誉,公司也相继获国家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江苏省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AAA级资信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单位、最具发展活力企业;2005年,公司两枚“苏派”商标于10月12日至17日搭载世人瞩目的神舟六号,在环球77圈后顺利归来,成为服装界首位遨游太空的游客。
公司服装产业以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己任,秉承“弘扬中华文化、妆点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笃行“诚信、诚实、创新、创美”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服装为主业,深入实施“多品牌经营、跨行业发展”战略,走“产业强化资本、资本优化产业”之路,矢志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大型多品牌服饰集团。